银行理财余额及其增速
银行理财的投资者类型余额占比
资料来源: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中金公司研究
银行理财规模延续增长,2016年年中达到了26.28万亿元,但整体规模增速出现明显下降。其中,个人客户占比下降和同业理财占比上升较为突出。分不同机构类型来看,2016年上半年股份制行仍保持领先,城商行和农商行理财增速很快。另外,银行理财收益率回报进一步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债券在理财资产配置中的占比大幅上升,信用债成为主力配置的主要债券品种。展望未来,高收益资产欠配的局面依旧,银行理财大量增持债券尤其是信用债品种,信用债持仓占比提升幅度还将创下历史新高。
⊙中金公司
日前,中债登在其官网上发布了《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16上半年)》(2015年仅发布了年报,未发布半年报)。该报告是投资者了解银行理财的规模增长、资产配置行为以及负债端成本等债市关键影响因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窗口。
银行理财规模延续增长态势
1.银行理财规模延续增长,2016年年中达到了26.28万亿元,但整体规模增速出现明显下降。
2016年6月末,银行理财产品总体余额达到26.28万亿元,上半年增幅为11.83%,简单年化后,比2015年全年56.5%的规模增速明显放缓。2015年上半年和下半年的理财规模增长分别是3.5万亿元和4.98万亿元,都明显高于今年上半年的2.78万亿元。今年上半年的增长也主要发生在一季度,二季度增幅很有限,进一步显示出银行理财规模增速放缓的趋势。
2.从投资者类型看,个人客户占比下降和同业理财占比上升较为突出。
2016年上半年,个人客户产品余额占比继续下降,占比从49.53%下降至48.36%,但降幅并不是很大,银行理财对个人投资者而言仍是性价比相对较优的一个选择;机构客户产品余额上半年小幅增长,占比从去年年末的30.64%小幅下滑至29.26%;私人银行客户产品余额也小幅增长,在理财总余额中的占比从7.06%微幅上涨至7.08%;银行同业客户的理财产品余额增速保持在高位,从2015年末的3.21万亿元大幅增长至4.02万亿元,在理财总余额中占比大幅提升,上半年从12.77%大幅提升至15.28%,显示在资产配置压力增大的情况下,理财也考虑将配置压力转移给同业。
3.分不同机构类型来看,2016年上半年股份制行仍保持领先,城商行和农商行理财增速很快。
2016年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及国有大型银行理财规模增速均出现放缓,且与2015年末规模相比增速均低于整体银行理财水平,但是二者相比,股份制以9.9%的增速明显高于国有大行的3.8%,目前规模达到10.89万亿元,进一步领先国有大型银行的9万亿元,继续保持余额占比最高的机构类型。此外,城商行和农商行延续着去年下半年以来理财余额高速增长趋势,规模分别达到3.74万亿元和1.44万亿元,上半年增速分别为21.8%和58.2%,在整体银行理财余额中的占比也有小幅提升。
4.理财运作模式上仍以非开放式和非净值型为主,开放式产品占比还略有下降,净值型发展速度缓慢,占比仍不足10%。
开放式产品一度在2015年大规模增长,但进入到2016年上半年后,银行理财发展开放式产品的意愿下降,开放式产品余额占比还小幅降低至42.85%。另外,截至2016年6月末,非净值型产品在余额中的占比依旧高达90%以上。
5.银行理财的收益类型方面,非保本浮动收益类占比进一步提高到77%,保本保收益理财占比减少。
截至2016年6月底,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保本浮动收益类和保证收益类产品的余额分别为20.18万亿元、3.86万亿元和2.24万亿元,占比分别为76.79%、14.69%和8.52%,其中非保本浮动收益类占比上升2.62个百分点,其余两类占比略有下降。
债券在理财资产端配置中占比大幅提升
1.债券在理财资产配置中的占比大幅提升了10.93%,是历史上债券占比提升幅度最大的一段时期。
本次半年报只披露了债券、现金及银行存款、非标、货币市场工具在整体资产端配置中的比例。从公布的数据上来看,债券、银行存款、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是理财产品配置的前三大类资产。其中,债券在资产配置中的占比提升最为明显,提高10.93%达到40.42%,继续担当理财资产配置中最重要的资产类别。截至6月末,理财产品总持债规模约10.67万亿元,上半年增持债券3.69万亿元。据根据Wind统计,为今年上半年全市场所有债券的净增量为9.06万亿元,两相比较,银行理财增持的债券占比高达41%,是上半年债市最主要的配置力量。
2.非标资产自配置占比自2013年8号文以来首次提升,可能与城商行和农商行理财规模增长较快有关。
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增持了6416亿元非标准化债类资产,非标在资产配置中的占比也小幅提升了0.81%至16.54%,这是自2013年8号文以来首次出现非标在理财整体资产配置中的占比提升。银行理财资产配置中的非标资产占比还能小幅提升,一方面可能是由于银行理财在缺资产环境下更加积极地寻找高收益非标资产,另一方面可能与今年上半年城商行和农商行理财规模快速增长有关。
3.银行存款类和货币型工具占比大幅下降。
2016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减持了6158亿元现金及银行存款,使其资产配置占比大幅下降4.64%至17.74%,同时还减持了9669亿元货币市场工具,占比大幅下降5.88%至15.62%。这表明,在资金利率维持低位,而负债端成本下行相对缓慢的情况下,银行理财努力压缩低收益板块,牺牲流动性以提高资产端收益,降低边际收益成本倒挂的压力。除以上主要类别外,其余资产由于占比小均未披露具体资产配置比例数据。
4.债券资产配置方面,信用债增持迅猛,信用评级中枢进一步上移,AA+以上评级超过八成。
在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债券配置中,利率债占比和信用债占比均出现提升。其中,利率债净增持8628亿元,主要为政策性金融债品种。利率债在整体资产配置中占比从4.07%提升至6.92%,信用债占比是28.96%,比2015年末25.42%的占比提高了3.5个百分点。另外,还有大约4.5%的债券被金融机构登记为其他债券,未区分利率债还是信用债。如果把这部分也算作信用债,信用债在理财总资产中的比例会达到33.5%。以此比例计算,2016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增持的信用债券规模达到2.82万亿元。而据Wind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部信用债(含金融和非金融)净增量仅为2.3万亿元左右,说明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对信用债券的增持量超过了信用债的全部净增量。
理财收益率回报进一步下降
银行理财提供给投资者的收益回报进一步下降。今年上半年,封闭式理财产品兑付客户年化收益率从年初的平均4.2%左右下降至平均3.7%左右。根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3个月人民币全市场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从年初的4.4%大幅下行50bp多至3.9%以下,两个数据虽然绝对收益率水平有差异,但降幅基本一致,都是50bp左右。分不同投资者类型的产品来看,私人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仍然最高,个人产品次之,银行同业理财收益也高于机构专属类理财产品。分不同银行类型来看,外资银行理财收益最低,国有大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次之,而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收益最高。
银行理财规模余额增速放缓
总体来看,2016年上半年银行理财规模余额延续增长,达到26.28万亿元,但同比增速回落。整体负债端成本延续去年下半年以来的下行趋势,今年上半年下行幅度达到了50bp左右。在资产配置方面,高收益资产欠配的局面依旧,银行理财大量增持债券尤其是信用债品种,使信用债持仓占比提升幅度创下历史新高,且超过了市场同期全部净增量。
1.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规模增速放缓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理财规模自2012年以来爆发式增长,基数的提高导致增长越来越困难,同比增速下滑在所难免;第二,银行理财预期收益回落,使得其对居民以及机构的吸引力有所下降,对居民和机构存款的分流效应减弱;第三,今年上半年资产端收益率大幅下行,且存量高息资产大量到期,加上越来越多的银行理财开始迈进“万亿俱乐部”,提升收益和流动性管理的难度都明显加大,继续追求理财规模快速增长的诉求有所降低,该诉求的弱化反过来加快了理财收益率的下行,也进一步降低理财收益率的吸引力和规模增速。
2.理财对信用债配置比例的提升,主要是存量高息资产到期较多推动,理财规模增速虽然不快,但缺资产境况未改。
在社会融资需求整体萎缩的背景下,新增高收益资产难觅(如非标和权益类),存量高收益资产还在不停到期,因此尽管规模增长不明显,但再配置压力仍然很大。而今年上半年债券市场尤其是信用债因其能够提供稳定的收益回报,成为理财重点配置的板块。
展望未来,银行理财的规模增速仍会延续放缓,理财收益率下降的趋势难以逆转,中长期来看仍要对理财整体规模收缩和去杠杆保有一份警惕。我们认为,短期还看不到理财规模出现明显和持续的负增长。但中长期看,理财的期限和流动性错配仍然是一个很大的潜在风险点,考虑到理财目前已经成为整个债市尤其是信用债最主要的配置群体,不管因为何种契机导致理财规模出现负增长和去杠杆,对于债券市场的负面影响将是很大的。
3.理财以信用债作为主力配置方向的趋势仍会维持,但在违约风险未降低及金融监管趋严的过程中,银行理财的风险偏好和杠杆率水平都可能趋于下降,对于信用债尤其是低等级信用债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值得关注。
在资产配置方面,缺资产的状况还将持续。此外,监管新规对非标准化和另类资产配置的监管加强,预计年内信用债依旧会是银行理财资产端配置的主力品种。但由于信用债收益率下行幅度十分明显,受制于整体社会融资需求下降的影响,收益率继续下行的趋势难以逆转,特别是在金融监管进一步严格化的背景下,收益率下行速度可能还会加快。当然,成本端收益率下行,为信用债收益率的进一步下行打开空间,但在违约和不良风险仍未缓解、金融监管对于“资产池”、杠杆和通道操作的限制越来越强的情况下,银行理财在债券领域的风险偏好可能趋于逐步下降。对于债市需求而言,相对有利于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不利于低等级信用债。
(执笔:王志飞、姬江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