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贵阳银行(601997,股吧)可能会有跟多的贷款变为不良贷款,不良贷款的压力持续加大
出品 | 每日财报
作者 | 郜融莲
近期,贵阳银行发布了2019年和2020年第一季度的财报,据财报显示,2019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46.68亿元,同比增长16.0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00亿元,同比增长12.91%。
尽管营收和净利双位数增长,但受疫情影响,今年一季度末,贵阳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62%,较2019年末上升0.17个百分点,增幅居36家A股上市银行之首。
同时,其关注贷款率、逾期贷款率、不良贷款偏离度等不良贷款先行指标均出现增长,未来不良压力依然较大,资产质量继续承压。
另外,《每日财报》注意到,贵阳银行自上市以来,股价也一直处于“跌跌不休”的状态,在过去一年中,贵阳银行的管理层也出现频频变动。
资产质量加速恶化,不良率攀升至1.62%
从规模看,贵阳银行业务规模在A股13家上市城商行中处于中下游水平。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末,该行资产总额为5649.31亿元,在A股上市城商行中位列第9位。
据财报显示,贵阳银行2020年第一季度不良贷款率为1.62%,这一数据较2019年底的1.45%上升了0.17%。而2019年全年,贵阳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上升了0.1%。
贵阳银行董事长张正海在2019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解释称,该行客户大多数为中小微企业,也是此次受疫情影响最大的群体,其抵御风险能力较弱,在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的双重影响下,一季度不良贷款有所增加。
其实,自2016年以来,贵阳银行的不良率便持续处于增长的状态。
由此来看,尽管新冠疫情为贵阳银行的资产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但该行本身资产质量也在加速恶化。
具体而言,一季度末该行关注类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重为2.89%,较2019年底的2.76%增加了0.13%。关注类贷款的增加意味着,未来贵阳银行可能会有跟多的贷款变为不良贷款,不良贷款的压力持续加大,给资产质量承压。
收入结构待优化,零售转型效果较差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银行业整体面临息差收窄的压力,发力中间业务收入成为银行转型的重要突破口。然而在监管逐步规范以及市场竞争加剧下,多家银行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也出现“急刹车”。
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比这一指标来看,2019年贵阳银行该项收入为9.68 亿元,同比减少20.59%,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仅为6.6%,在A股上市城商行中位列倒数第2。
纵向来看,2016-2019年,贵阳银行该比重持续下滑,分别为13.98%、11.33%、9.64%、6.6%,较同期A股城商行均值分别低1.18、3.41、2.79、4.6个百分点,差距呈扩大态势。
近年来,商业银行不断转型零售业务以谋求更多的利润,贵阳银行也不例外,但从数据来看,贵阳银行的零售转型效果并不理想。
据年报显示,2019年贵阳银行母公司零售客户数达到1002万户,零售贷款余额为436.89亿元,较年初增长10.13%,占贷款总额比例为21.36%。
截至2019年末,13家上市城商行的零售贷款占比低于30%的只有成都银行和贵阳银行。通过上表可以看出,2019零售贷款占比及同比增幅最低的均为贵阳银行,仅为21.36%和10.13%,均大幅落后于12家同类型银行。
ROE连续5年下滑,股价 “跌跌不休”
财报显示,贵阳银行的ROE已连续5年下滑。2014年至2019年,贵阳银行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26.44%、26.37%、21.67%、19.76%、18.88%、17.4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26.29%、26.26%、21.51%、19.47%、18.70%、17.34%。
据贵阳银行财报显示,2019 年总资产、贷款、存款分别同比增长 11.3%、20.1%、6.6%,贷款中对公贷款增速较快(同比增长 23.1%),存款中对公定期存款和对私定期存款增长较快(分别同比增长 27.8%和 28.5%)。2020年1季度末总资产规模较去年末基本持平,总资产、贷款、存款分别较年初增长0.8%、3.9%、-0.2%,存款增长存在压力。
据贵阳银行发布的公告显示,贵阳银行高管在未换届时罕见大换血。公告显示,2019年5月至今,该行包括董事长、董事、监事在内的8名高管因不同原因辞职,十分异常。
《每日财报》就高管换血后对公司的战略发展将如何改变一问,发函询问贵州银行,但遗憾的是,并未收到公司的回复。
贵阳银行自上市后股价持续跌跌不休,截至2020年5月13日收盘,贵阳银行股价为7.82元/股,此前公司的最高价是21.20元/股,上市首月即是最高价,然后一路下滑,直至现在股价已跌破8.49元的发行价,离最高价下跌了63.11%。
声明: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每日财报。